第151章 长芦盐场!灶户天生就处于炼狱之中! (第1/2页)
长芦盐场。
汤昊穿着一身破烂麻衣,步履缓慢地走向了一户人家。
缓慢敲响房门后,一个面色黝黑的汉子,打开了房门。
这汉子又黑又瘦,瘦得看上去就像是一层皮包裹住了骨头,跟那些身患重病、形销骨立的将死之人也没什么区别了。
汉子看着魁梧如山的汤昊,下意识地就想要关上房门。
毕竟,这般魁梧雄壮的汉子,在他们这村子里,可是真不多见了啊!
“这位大哥,不用害怕,我是逃荒过来的,只想讨口水喝,讨口吃的!”
听到这话,汉子几乎想都没想,直接“彭”得一下关上了房门。
其实这房门,甚至都不能算是房门,只是一块破烂木板。
而这个房子,也只是一个草棚子罢了。
“俺娃因为他娘没有奶水,都被活活饿死了,俺上哪儿给你找吃的去!”
没有奶水,孩子被活生生地饿死。
这用海水煮盐的历史非常悠久,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的时期,煮盐这个传统技艺一直到晒盐方法的出现才逐渐慢慢的被淘汰掉。
这也就意味着,爷爷是什么,儿子就是什么,子子孙孙、世世代代都是,如果不出意外的话,他们这辈子都没有变更的机会。
“俺家里面没有吃的!”
“路引”上面要注明姓名,年龄,住址,事项原因,起止地点还有返回期限。
说得直白一点,朱重八同志就是企图用这样的一种畸形制度,来维持整个大明帝国的千秋万代!
所谓“路引”,就是出行凭证,其本质就是朝廷为了限制人口流动,将人口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。
偷渡最轻那也是杖八十,打完即便侥幸不死那也肯定残了废了。
大明立国之后,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选择继承元朝的“诸色户计”户籍制度,直接就将百姓子民的户籍强行分划为民户、军户、匠户等籍。
但是,从另外一個角度来讲,朱重八同志,很多事情,做得并不地道,或者说是他的“小农思想”、“家天下”思想,深深地影响了他,格局太小了。
再比如,这户籍制度。
此话一出,破烂木板后面,顿时就没了任何声响,这汉子好像陷入了考虑当中。
很难想象,在这渤海边上潮湿地带,这些灶户是怎么艰难生存下来的。
而且,这工匠里面还有一种“灶户”,就比如眼前这个躲在门板后面的汉子,他们的生活与炼狱无异。
“这位大哥,我也是走投无路了!”
“没有吃的!没有吃的!你快滚!”
不知道过了多久,木板后面才又响起了他的声音。
“那……除了盐场的税,你还要担州县的役!”
“这样,你给我一口吃的,以后面帮你家煮盐做活,就算我是你远房表亲,你觉得可以不?”
这种事情发生在这盐场灶户身上,其实很是常见。
原因只有一个,人跑了,地荒了,那朝廷上哪儿收税去?
伱说什么?
世界这么大,你想去看看?
腿给你打断信不信?
朱重八同志就是想要通过这些手段,将大明天下的百姓子民死死地禁锢在那一田一地的村镇里面,让他们安安心心地耕田种地,让他们踏踏实实地辛勤劳作,至于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,跟他们也没有任何关系!
灶户灶户,就是盐场煮盐的。
因为,读书人是不受路引户籍限制的,人家可以出去游学四方,官府也不会追究责任,但是你换成农工商试试,打断你的狗腿!
工匠原本地位就低下卑贱,还得承担为宫廷、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,得到的报酬却是几乎没有。
之所以这么麻烦,就是朝廷有意限制。
家里地还等着你去种呢,赶紧回家种地去吧!
说白了,这就是“阶级固化”。
而且申请“路引”也是个麻烦事情,得先向本乡里甲申请,再呈报州县审核,核准之后发给“路引”。
利用朝廷法令规定了所有子民的身份,并且这种身份是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,不能有任何的变动。
就比如那路引制度,按照大明律令,百姓凡是离开所属地百里就需要路引了,不然的话,士兵以逃兵论处,百姓以偷渡论处。
说实话,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这个人,确实是不好评价。
因为穷,因为苦,因为没有吃的,因为吃不饱肚子,所以当母亲的没有奶水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活活饿死!
换句话说,汤昊愿意的话,他这一拳过去,这破烂木板连同门后面的汉子,可能都会归西了。
汤昊也不着急,静静地等待着这汉子的回答。
此外,这户籍制度严格禁止更换户别,各色户籍世袭职业,不容更改,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,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,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。
你说他伟大吧,他确实伟大,他可以为了平民百姓,编写那略显离谱的《大诰》,可以坚决执行反贪反腐,逮着贪官污吏就往死里整,这一点上来看,太祖朱元璋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帝王。
汤昊闻言一怔,拳头都不自觉地紧握在了一起。
如此一来,他们日子过得很是艰难清苦,甚至远远比不上那些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。
别说吃饱穿暖了,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难题,甚至子子孙孙都会跟自己一样,这辈子都没有翻身的可能。
民户务农,并向国家纳农业税、服徭役;军户的义务是服兵役,于各地卫所充当兵丁;匠户则必须为宫廷、官府及官营手工业服劳役。
其本质上,还是“士农工商”阶级的延续。
而长芦盐场濒临渤海,自然以煮盐为主,所以充斥着大量灶户。
想要煮盐就必须拥有灶户的身份,但这灶户却是一个让人绝望的身份。
或许不懂的人会说,灶户煮出来的盐,除了缴纳所谓的盐税外,多余的可以自己拿去卖掉挣钱呀,但那是会被杀头的!
盐铁都专卖的制度下,灶户的盐都只能够卖给官府,这价格自然是压到了极点,官府在转手将这个盐一卖,轻轻松松就能够从中赚取巨大的差价,所以这也就滋生了私盐贩子的出现。
但是,不管是私盐贩子也好,还是正经盐商也罢,那都是有关系有背景的人,才敢这么做。
换做寻常灶户,你敢贩卖私盐试试?
也就是说,不管你是不是灶户,但若你敢把自己煮的盐拿出去卖,那他们就会杀你的头!
大明王朝为了确保盐业的收入,使灶户固定在盐场,在控制灶户及其数量等方面,采取了各种严苛到变态的办法,如“役皆永充,不得任意版籍”,也就是说当灶丁缺额时,直接抓附近农户或犯人补充。
这也是为何汤昊主动提出做灶户,汉子心动的原因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