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米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糯米书库 > 新顺1730 > 第八五九章 备战(二)

第八五九章 备战(二)

  第八五九章 备战(二) (第2/2页)
  
  刘钰改革后,可以说,大顺的军事贵族势力已经再度稳固。
  
  他们不需要出顶尖人才,他们只需要按照教科书和标准化战术,就可以在这个“拉壮丁、捡酒馆醉汉、花钱买官、找人贩子买兵、欺骗上船、父死子继”为主流的大争之世,拉出一支当前世界优秀水平的军队。
  
  因为,大顺的体量和地缘环境,在军改之后,大顺朝廷不需要天才。
  
  反倒是叛乱者、起义军、藩属国、邻国,需要拿破仑、霍去病、岳飞、项羽、汉尼拔这样的战术天才。
  
  为什么刘钰的军改能够推广,并且得到了勋贵集团的支持?因为保守和反动的勋贵集团,需要保持政治上的现状和地位,不得不在技术上往前迈一步。
  
  最终结果就是,勋贵集团和良家子小贵族,重新稳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地位。
  
  没有走向《红楼梦》故事里,转型耕读科举的窘境。
  
  勋贵集团依旧依靠血统。
  
  良家子集团,实质上转为了“技术中产”,并且在意识形态上迅速滑向“中产”或者小资——我的技术、一技之长,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,也是我尊严或者人的价值的体现,并且迅速地“行会化”——良家子集团,可以看成一个变种的“军事组织技术行会”,而行会是排外的。
  
  就像是优秀的织绣工匠,在面临工业化时,有两种哭泣。
  
  一种,是单纯经济上的哭泣:自己的职业,被工业化生产毁灭。
  
  一种,是精神上的哭泣:自己的价值和尊严,通过自己的手工产物体现,当手工产物消失后,自己的价值和尊严靠什么体现,自己何以为人?
  
  能够摧毁这个军事组织技术行会的力量,自然也只能是工业时代的力量。也就是一种全新的、崭新的、碾压旧时代的、工业时代的组织技术。具体怎么办,后世有一本书恰好就叫《怎么办?》。
  
  但显然,此时世界的物质基础,还不够。
  
  所以大顺的这种组织模式,在这个各大“强国”比着看谁更烂的世界,还是很有优势的,也非常契合大顺这种大家争做人上人的社会环境。
  
  既然都相当人上人,上车的人,自然会关门。
  
  所以仅从经济、土地所有制的角度来看锡兰的归义军,他们好像和良家子差不多。
  
  都是按照人丁家庭,以一千户为一折冲府,或者叫营,下面分多个连,实际上就是个大型村社。
  
  土地归国家所有,不得买卖,每户授田50亩,另还有村社公田20亩,村社的这些公田一般作为种植园经营,种植椰子或者咖啡,不准种茶,违者流三千里,连坐。
  
  因为锡兰气候的特殊性,使得不管是耕种季节,还是采摘收获季节,都必须使用大量的雇工。而伴随着种植园的发展,也使得锡兰拥有了大量的类似于苏北摘棉花的“闲民”,农业生产是不成问题的。
  
  但随后的军制、晋升途径等,就不一样了。
  
  归义军在男子成年后,要自备一些东西,参与军事训练。朝廷会配备战马、火枪、火药、军装、铅弹、大炮等。但诸如干粮袋、自己的零食好吃的、零花钱等,还是要自己准备的,而且在入伍操训的时候会有检查,如干粮袋等必须是制式的、自己家老娘们儿缝的。
  
  负责训练他们的折冲都尉,是朝廷派来的,不是本地人。
  
  他们平时其实也不需要调动,准确来说,他们更像是预备役,以土地为津贴的预备役义务兵。
  
  朝廷也压根不给这些人发军饷。
  
  大顺理论上,在锡兰的正规野战部队,或者叫拿白银军饷的正规野战部队,只有四个营。
  
  一个陆战队的步兵营,驻扎高浪埠。这些都是标准的志愿兵,服役年限非常长。
  
  三个战斗工兵营,按照轻重步兵的分法,属于重步兵。
  
  和重甲先登、掷弹兵之类的类似,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英法在印度,动辄怼个城堡怼三五个月怼不下来的情况。
  
  战斗工兵一直是大顺南方边疆区的精锐,因为战争形式注定了是:海军决战、重装战斗工兵夺堡、拉上去的线列兵走过场的态势。
  
  炮兵基本都在马六甲整训,不在锡兰。
  
  骑兵也在马六甲,事实上,南洋地区,是有草原的,而且还有相当不错的草原。
  
  归义军的这群人,不拿军饷,只是在给自己的土地交血税。
  
  和大顺内部一样,练兵的折冲都尉,只练兵,不掌兵,专业练兵。
  
  所以,杜普莱克斯才询问杜锋,在锡兰,大顺到底有多少兵。
  
  他说的这个兵,指的是能打仗的兵。
  
  因为他手里,理论上也掌握过三四万“军队”,就是印度王公的士兵,但……那是不是“兵”,真的难说。
  
  至于这些归义军,到底算是自耕农,还是小地主,也比较有趣。印度洋的风暴,会在2月份和8月份,出现一段几十天的旱季晴好天气,恰好是稻子成熟、椰子采摘、咖啡采集的季节。
  
  风暴也会停息,每年会有大量的泰米尔人,从印度那边乘船过来,在这两个月份打工。
  
  割稻子、插秧、摘椰子……归义军会按照村社,或者叫连队,和“牙行”的人打招呼,由他们雇佣一批泰米尔人来干活。
  
  至于为啥不用大顺人,因为船票贵。
  
  大部分非归义军的汉人,都是“劳务派遣公司”的契约长工,不做短工。
  
  主要是大顺这边垄断专营的肉桂、宝石,要求必须用大顺人,法令强制,要不然没人会用比泰米尔人的运费更贵一些的华人的。
  
  种植园啥的,也因为情况特殊——长工用华人,采摘季的短工大部分用泰米尔人以节约成本。
  
  当然,权哲身不太可能理解这些东西,他也不知兵,只是看到这种类似府兵、军户制的制度,很符合他对“上古仁君农兵合一”的幻想。
  
  至于说,这些预备役到底能不能打,他其实不懂战争,但却凭借对上古时代的美好幻想,觉得这些人肯定能打。上古仁君,不也是这样的吗?自己老师所设想的改革,不也是和这个有点像吗?
  
  甚至于,他们学派所设想的美好制度,恰恰就类似这种土地不能买卖的官田农兵制。
  
  只是,一个念头在权哲身的心间慢慢浮现。
  
  大顺是依靠击败了荷兰人,于是拥有了大量的国有土地。
  
  朝鲜国的大量土地,被两班贵族、王室外戚所占据;又不可能学大顺对外扩张,因为旁边一个是大顺、一个是日本,唯一一个能打过的是琉球,就算大顺不出面放任去打也没啥用……那咋办呢?
  
  大顺可以对外扩张,解决国有土地不足的问题,朝鲜国咋办?隐约间,权哲身好像明白了问题之所在。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