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放榜(求推荐收藏) (第1/2页)
至公堂内,张元桢批阅完手上的试卷向旁边的书吏问道:“各房经魁的答卷都送过来了吗?”
书吏闻言躬身答道:“回大人,今早七房经魁的答卷也送过来,十八房经魁算是齐了,您现在要批阅吗?”
张元桢点了点头,书吏见状便去将十八房经魁卷取来。
按照惯例张元桢先看同考官、副主考给出的批语,考官的批语多为2字或者4字短语,批语字数越多说明考官越看好,看完十八份首卷其中一份最为引人瞩目,批语最多。
“理趣浑融,尤得圣人达天尽性之旨,词不费而意独至,一房经魁。”
“精纯典雅,独超众作,一洗尘俗,是纯心于学而有得者,宜录以式。佳士!佳士!”
看到同考官、副主考如此夸赞,张元桢也来了兴致,拿起了李杰的答卷品读起来,七题全部看完之后,张元桢挥笔写道。
“曲折变化,无迹可寻。如云随风,自然舒卷。细玩其理脉之清,引线之密,又无一不极其至,真化工之笔也!”
写完批语张元桢沉思半晌,回味着刚刚批阅的答卷,如果不出意外这位考生便是此次己酉年福建乡试解元了。
张元桢准备批阅下一份答卷,忽又想到刚刚太过激动忘了在试卷上写“中”字了,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在答卷上写上“中”字,至此李杰试卷上集齐“荐”、“取”、“中”,算是正式取中为举人了。
八月二十八日,正榜填榜日。
正榜填榜之前还有一次填榜,一般称之为草榜,二十五或者二十六是草榜填榜日,填榜时各房俱在,榜单由副主考亲自书写,将十八名后的考生填于草榜,至于十八名前的需要等到填正榜时在众人的监督下评定。
至公堂内,礼部知贡举官、监视官、提调官都来到了内帘进行监督,主考张元桢和知贡举官坐在上首,副主考、同考官及监试御史依次置于两旁。
九十份朱卷静静地躺在桌案上,拆卷从十九名开始,等全部拆完在拆各房卷首,自十二日到二十六日,短短的十四天里批阅完三千考生的答卷,各场试卷加起来上万份答卷,至公堂上的考官均是面容倦怠。
众考官正在对着十八房经魁的试卷进行评议,不时有考官争得面红耳赤,出乎意料的没有任何关于尚书房的争论,因为尚书房卷首的试卷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。
张元桢揉了揉太阳穴稍微缓解下疲惫,见堂下的争议声消失了,随后向下首问道。
“诸位,各经房卷首可评定好!”
副主考闻言回道:“回大人,都已评定完成。”
“好,那便开始拆卷吧!”
书吏按照张元桢的吩咐依次拆开试卷,每拆一卷便唱名依次方便副主考填榜,至公堂下此刻只剩下唱名声。
“闽县(就是福州)士子林庭昂,为春秋房魁首!”
副主考听到林庭昂的名字感叹道:“濂江林氏经史传家,其父林亨大师承彭华,却没有像他师父一样和万安、李孜省同流合污,在治《春秋》上乃是当世大家,此子果然不坠门风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