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章 悬空绳桥 (第1/2页)
主角所构想的悬空绳桥,其实就是一根绳子,捆绑在河两岸,以供蚂蚁通行。
如果说悬空绳桥这种事物在人类社会有原型的话,那大概是这两种。
其一是柔性吊桥。
吊桥又称悬索桥,由悬索、桥塔、吊杆、锚锭、加劲梁及桥面系所等组成。吊桥可分为柔性与刚性两种。柔性悬索桥的桥面一般不设加劲梁,因而刚度较小,在荷载作用下,桥面将随悬索形状的改变而产生S形的变形。但其构造简单,一般用作临时性桥梁,古代悬索桥敌人悬索就多为绳子。
其二是溜索。
溜索是原始渡河工具,中国古代称为撞,明曹学佺撰《蜀中广记》中所记“度索寻撞之桥”,大抵即指溜索。用两条或一条绳索,分别系于河流两岸的树木或其他固定物上,一头高,一头低,形成高低倾斜,悬索上有供乘坐的座位或链子,乘坐者可借助重力作用快速溜过去。
溜索是西南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,生活在金沙江、怒江、澜沧江一带的藏、僳僳、怒、独龙等民族,由于地形多山多河,常使用结构简易的溜索过渡。
在国外,南美洲秘鲁安第斯山也是一样地形崎岖,生活在这里的印加人也运用溜索作为渡河工具。溜索不仅可以溜渡人,而且还可以溜渡货物、牲畜等。
而主角所准备采用的悬空绳桥,在结构上类似于溜索,只有一根绳索挂于两岸间。但在其中移动靠的不是溜,而是像吊桥那样以步行为主,可以说是结合了两者的特点。
计划完毕,主角立刻就返回了「临水城」,开始指挥工蚁们编织绳索。
以往蚂蚁们也会利用天然的植物纤维,一般只用来作为巢穴垫料,或者使用单根散纤维当线绳,但不懂编织手艺。
主角将简单的编织手艺传授给了大头蚁们,如今他们已经能够编出双股绳、三股绳等简易成品。理论上经纬交错的布匹也能编织,但目前主角没有这方面的需求——蚂蚁们不穿衣服,暂时还用不上布。
编织是将植物的枝条、叶、茎、皮等加工后,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。
编织也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。据《易经·系辞》记载,旧石器时代,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,内盛石球,抛出以狩猎动物。在西安半坡、庙底沟、三里桥、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均出土了编织物或其证据。周代至唐代,以蒲草、蔺草编织草席已很普遍。如今,福建广东的藤编、河北沧州的柳编、山西蒲州的麦秆编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品。
编绳又是编织技术中最简单的,不难掌握。在主角下达命令后,立刻有大批工蚁开始着手开工。
工蚁们先准备好了工作场所。由于这次需要编织一条长达三四十米的绳索,因此需要很大空间。工蚁们准备了三间相邻的较大巢室。其中中间一间作为编织工作间,左边一间作为原料堆放间,右边一间作为成品堆放间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